村上和印象

昨晚贴了<《1Q84》的性幻想>后,就有读者留言说村上春树的小说其实“有许多性的描写”。当时我回应是因个人疏忽(是性与否有待查证),全靠印象写的感悟(感悟是不是“感觉”悟出来的道理?)。一觉醒来有种莫名的兴奋,因为想到一个问题:

1)同样一本书由不同人读,会有不同的印象。(鬼佬说,duh!)。如:怎样才“性”?

2)印象可靠吗?读了村上春树,为什么留下的是“印象”,而非“故事”?

这里所谓的“印象”,是否就是读村上春树小说产生的“个人意境”现象?我想起Impressionist画,画家如何“感受”一个或多个景色,然后据印象画出感觉。

说到性,我联想到的名字是Henry Miller、 Anais Nin,他们的作品一样的不给我留下“故事”,唯有“性”。可是Henry Miller、 Anais Nin一点都不“个人意境”。说个众所周知的例子,Milan Kundera的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,这部小说的性情节描写得细腻,除了动作、场景,主角在性“活动”里的感受能烙印在我的脑海里(不说读者的脑海,因为这是我的)。或者是张爱玲的《小团圆》,说警棍森林什么的。

那天和朋友喝茶,说起村上春树。她说在台湾村上很红很红,红得她认为村上是畅销作家,而非文学家。这很有趣,我指的是“文学家不能畅销”的观念。她说不管对村上的评价如何,她身为一个读者,很享受看了村上留下的feel。

Feel,是感觉。印象,感觉,个人意境。即使不同的人读了村上春树,留下的印象可能不一样,可以肯定的是,留下的是“印象”,而非其他。

个人浅见(这种时评惯用的安全措施,非用不可。),《挪威的森林》和他后期的作品很不一样,应该说,村上后期的作品(印象中)并没有延续《挪威》的风格。《挪威》有故事。

再问,印象可靠吗?两个意思:

1)读了村上留下的印象可以靠吗?靠来做什么?

2) 给人留下“印象”而非“故事”的小说,“可靠”这个观念,重要吗?也许写作前,真的不用查证历史而靠对历史(或其他主题)的印象写一部小说,看了过后,亦无须查证历史(或其他主题)只“感觉”(动词)小说。这样的小说,“可靠”这个观念,重要吗?

很希望和各位朋友交流,想知道大家对“印象”的看法。

(太兴奋了,跑步跑了两圈就跑回来写这段文字,现在贴了,继续跑步。)

评论

杨艾琳说…
啪!啪!蚊子。
Rowena说…
如果説小説給人的印象都是帯有故事性的,那村上的小説不像小説.我個人也很享受閲讀村上作品的Feel,"無"的feel.
每一个人,每一部小说,每一出电影,留在脑海里的只有印象。群众感受的创作的“印象”比较一致,而个人意境留下的“印象”则较多样化,比较各花入各眼。

例如,杨艾琳是个怎样的人,最后在别人眼中都是三言两语“印象”的浓缩。
杨艾琳说…
Rowena:非常不幸,《1Q84》看完了吐血。
云城:上半段,言简意赅。下半段,体无完肤。
小虾说…
看完以后,我挂在那边,一直一直高高挂着,没有想法,没有意思,只是空空的挂着。。。这是看完的感觉,也不知道为什么。
杨艾琳说…
小虾,小心,别掉下来,哈哈!
克安说…
看到后来,越来越抓狂,看完后学你话哉,只差没吐血 :)
杨艾琳说…
克安:去看《罗安娜女王的神秘火焰》,那才叫巨作!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编辑和穷诗人谈社会主义

一半一半 ,俊男续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