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公仔书遇贵人

上周意外的收到一位前辈的电邮,问我是否有意收藏朋弟的《老夫子》,他人在上海可以帮我找一找。天下竟然有那么好的人,更何况与这位先生素未谋面。然而,爱书人求书心切,最后厚着脸皮劳烦前辈跑一趟书店,为这桩《老夫子》事件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
这几本漫画都是二零零三年北京西苑出版社印行的,收录了冯骥才的序文。为了保持原书的历史真实,漫画内容不经删减,封面颜色保持原版褪色的古朴,只是附录朋弟亲手誊写的履历真迹,和一份作品目录。

朋弟的女角色都非弱质之辈,一身时髦上海女郎的打扮,老夫子则为她们低头哈腰。『削足就侣』的老夫子交了个个子太矮的女友,于是回家取锯削半截足,委屈求全。老夫子和老白薯皆出现在《上海现形记》,可惜画得潦草,内容比较逊色。《原版阿摩林》画工细腻,充满了早期西方漫画的味道,有Erich Ohser《父与子》的幽默,可堪玩味。
时代走得快,朋弟的漫画或许与时下的风气脱节了,毕竟古董有其收藏价值,公仔书有其消遣的意趣。看着封面内页朋弟模糊的黑白照,心想要不是文革害了他,王泽不可能有剽窃的机会,我也不必托前辈先生老远带公仔书回来了。
(本文刊登于14/12/2008《东方日报》东方文荟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