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ction与Non-Fiction
话说奥巴马携带妻小休假十天,到美国总统们酷爱的麻省玛莎葡萄岛度假。在美国市民对总统怨声载道之下,奥巴马不失雅兴,带了5本书。有趣的是,奥巴马的5本书中,4本是小说,只有一本非虚构的读物。书目如下:关于贪污丑闻的犯罪小说《Bayou Trilogy》(Daniel Woodrell)、写芝加哥校园性丑闻的《
Rodin’s Debudante》(Ward Just)、连体孪生兄弟手术分开后的故事《Cutting For Stone 》(Abraham Verghese)、以色列战争下的友谊与家庭的小说《To
The End of The Land》(David Grossman)。唯一的一本非虚构读物是普里兹得奖者Isabel Wilkerson 的著作《The Warmth of the other Suns》,记录美国黑人从南部迁移北部的历史。
相对之下,2006年小布希暑假阅读书目都是历史和传记,传记人物有林肯、物理学家J.R.Oppenheimer、沙皇、棒球手Babe Ruth, 还有关于穆斯林女性与疾病的书籍。小布希可能很理性,或者比较喜欢炫耀自己的严肃品味。
那天和朋友聊天,说很久没看Fiction了。也许是年纪的关系,看书看了这些年,越来越需要实惠的知识和资讯,或一些思想类型的书籍。朋友认为这是因为理性超越了感性,我听了不得不默认。
有些人的书目涵盖了政治、社会、经济、文化各方面,觉得自己的阅读书目越是非虚构越显得有水准。但是,我对自己近来总是看不完一本小说很羞愧,觉得一个人的胸怀容纳不下一点不实惠的东西,除了悲哀,还是悲哀。
有些人的书目涵盖了政治、社会、经济、文化各方面,觉得自己的阅读书目越是非虚构越显得有水准。但是,我对自己近来总是看不完一本小说很羞愧,觉得一个人的胸怀容纳不下一点不实惠的东西,除了悲哀,还是悲哀。
身边的人说Fiction一向以来都不是中国人的玩意,相对之下,中国人比较喜欢写一些拉拉杂杂的琐事,反而是西方文化十分着重于小说创作。英文书店总爱把书籍分成Fiction和Non-Fiction两种,一个世界顿时掰开两半,一边是虚构,一边是写实。下笔前,我一直想不出Fiction和Non-Fiction的正确中文说法,毕竟,这是洋人的把戏,东方人则假作真时真亦假,浑沌一片,也算是东方人深沉之处。
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,描绘得无比精致,圆润的女人和健硕的男人触手可及。 明代的山水花鸟却有留白的空间,方寸之地亦海阔天空。从这点就看得出,东方人在Fiction与Non-Fiction之间,还有一个灰色地带,这个灰色地带即在艺术的暧昧之处,若真若假,若隐若现。
后来我想想,其实不是我不再阅读Fiction或小说,而是味觉重口味了。要是摆一本Umberto Eco 或Jose Saramago的新作在我 面前,我还是无法拒绝。
(本文刊登于7/9/2011《东方日报》龙门阵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