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Life of Pi》不是歷险记


一个小说家的故事有没有读者,全在於他说的故事动不动听。Yann Martel的《Life of Pi》之所以成为畅销书,是因为他说的故事引人入胜,也因此获得2002年Booker Price。 10年后,李安以他敏锐的角度解读《Life of Pi》,加上万能的电影科技,重新詮释《Life of Pi》,把故事昇华到另一个视觉和感官刺激的境界。李安导演的故事很精彩,所以他贏得观眾的欢喜。

相同的,信仰之所以能说服信眾,也在於它是否说著一个动听的故事,一个能说服群眾的故事。Pi从小就在寻找真理,他信仰兴都教,向Vishnu祈祷,觉得Vishnu张开口就是一个宇宙很神奇。后来他接触基督教,无法苟同上帝允许他的孩子耶穌代罪人受苦,却觉得代罪人受苦的耶穌很有意思。后来他认识了阿拉,膜拜阿拉,伊斯兰教为他打开另一扇门,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討真理。

他父亲认为宗教是黑暗的,而科学才能解释万物的进化。然而,科学也不过是以用科学的方式在詮释真理。

《Life of Pi》不是一部歷险记。Yann Martel与李安探討什么是真理,最终你会发现,作者承认「God」的存在,但认为各种宗教,无论是兴都教、基督教、佛教或伊斯兰教,以不同的方式詮释同样的「God」,或「真理」。每个宗教都在说故事,有的人觉得这个故事比较动听,他能信服,因此信仰它。这好比「各花入各眼」,基督教的说法未必令你动心,但却打动他人的心。你相信佛教的教义,但他更降伏於兴都教的眾神之下。

电影中有一段Pi漂流到一个美丽却诡异的岛上。这个岛白天是天堂,夜间却溶解地上与水里的生物。在夜空下,整个岛呈现一个睡佛的相貌。它可以是佛陀,或是任何至尊。这和兴都教神话里的「劫」相似,集创造与毁灭於一身,一个小岛说的是吠陀的宇宙观。

当Pi最终回到文明世界的时候,他说的故事无法让船公司的日本职员信服。他们表示故事必须「一般人能接受」,才能向上司交代。於是Pi说了另一个没有动物和诡异的岛的故事。这个故事不精彩,甚至十分残酷。日本人还是不喜欢,和听Pi说故事的作者一样,他们结果选择了相信少年与老虎共存的故事。

Pi在暴风雨中失去了一切,包括他的家人,留下他一个人受苦。他父亲说他在老虎的眼里看到的是他自己的情感,相同的,他在他自己身上看到了耶穌。「Faith is the house with many rooms」,你选择相信哪个版本,那就是宗教。

(本文刊登于8/12/2012《东方日报》龙门阵)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编辑和穷诗人谈社会主义

一半一半 ,俊男续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