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联是时候在边加兰插旗了
在记者会开始前,来自边加兰的13岁女孩沈贝霓,躲在国会大厦后门的楼梯下。她一身龙虾装扮,静静地在一堆杂物之间坐着,等待打开通往大厅的那扇门。龙虾帽的两个乒乓球眼珠子,晃啊晃的,很是慌张。那是边加兰的吴老师为她而做的,来国会的前一晚,沈妈妈还熬夜为贝霓裁缝了龙虾袍。 这天是贝霓的生日,我不知道谁会选择让一个小孩在国会度过生日,但贝霓似乎没有选择。来国会的前几天她很兴奋和紧张,但是她不知道背负在她身上的,是一个抗议万多人被逼迁的沉重负担,连带着3千6百个即将被逼迁移而阴魂不散的祖先。对她而言,她不愿意目击村子一公顷一公顷地被侵蚀。 贝霓没有看过双峰塔,不知道LRT在地底行驶时,窗外是黑的。还没机会看到国会里的模样,贝霓就必须绕后门,在楼梯底下等待。因为她年纪太小,保安人员不允许她进入国会大厦。 贝霓有着健康的古铜色肌肤,个子很小,眼镜很大。6月初和她走在边加兰的码头,海风吹着她一头长发,那是一幅自然安宁的海边景观。沈妈妈告诉我,当RAPID工程开始时,贝霓写了一个大字报,“Stop Project! Save Pengerang! ”下面用红色粗笔印下了“停止工程!”,贴在她的面书,把他们一家人都吓坏了。后来我上网看了看,大字报没有女孩可爱的设计,写得很紧张,笔触很愤怒。这来自一个应该抱着小熊熊吃雪糕的13岁女孩,我很震惊,喉间不知为何哽着,特别难受。 边加兰人的生活纯朴简单,连示威是什么都搞不清楚,却被迫得要匆忙组织反抗RAPID石化业发展的民间组织。结果组织很多,真假难辨,外来协助的团体和媒体一时间无法确定联络的单位,大多数因此而怯步。 边加兰居民面对的困境,一直无法突破媒体的拘限,消息只刊登在南马版。边加兰之外,人民以为石化业发展受惠的是人民,经济发展受惠的也是人民。尤其是受官方操控的英语媒体,根本无法把真正发生在边加兰的事,据实报道给非中文圈读者。 贝霓打开那扇门走入国会走廊时,记者的眼光都投在她身上。她坐在沈爸爸的腿上,十几架相机对着她闪啊闪,她很害怕。是什么迫使一个13岁的女孩扛起一个连成人都没有勇气承担的任务?我想起6月初在边加兰看到的填海工程,24小时不停地操作,一旁的古庙“顺安宫”被迫得很脆弱,连神都无法显灵了。 老师和妈妈为贝霓准备的龙虾装扮,不是为了什么,她们只希望在国会里的众多记者,能因此而多瞧她一眼,听她说出边加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