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不起的评论
年轻的时候,看小说是文艺。人到中年,文艺大龄了,还谈文艺会被人笑话。这里所谓的文艺,是米兰昆德拉,是阿城,是村上春树,不是七、八十年代的琼瑶,也不是现代网络奇葩九把刀。
文艺小说,说白了,就是不把话说白。比方说,要形容半老徐娘,绝不提“老”字,要写成“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,爬满了虱子”。写罢,望望窗外,轻叹。读罢,小酌红酒,感慨。你和满身铜臭味的朋友之间,差了起码一百个琼瑶,本土的说法是,差了一百个郑丁贤。
但是,看了半辈子的小说,突然发现,当别人争辩世界究竟是不是平的时候,自己搭不上话。和朋友吃饭,听到苹果橘子经济学时,还以为讨论关乎水果买卖。什么是血酬定律,谁是吴思,抱歉,我只听过伍思凯。
这样的尴尬场面,叫文艺太窝囊了。文艺了半辈子的人,开始质疑文艺的实用价值。勇敢挑战文艺实用价值的,大马有郑云城。他写林静苗是漂亮的,谁谁谁是丑陋的,只有东施效颦,哪有西施效颦?所以警察相信了苗苗的解释。大家想起苗苗,就想到体型。联想下去,自然莞尔。文艺能让人会心一笑,不是爆笑。
至于“facts and figures”型的文字呢?它的实用价值不用联想,毋庸置疑。但是也有人认为:没文艺,何来的文采?市面上有很多了不起的评论,和看不下去的文字。知识分子写给知识分子读,老实说,我们搞不懂知识分子真懂了没,总之知识分子有能耐反驳知识分子,彼此facts
and figures再论述一番,普罗自觉和知识分子差了一百个评论人,静静的,都上面书看帖子了。
改编自Markus Zusak的同名著作的电影《偷书贼》,唤醒了大家对文字的乡愁。话说纳粹时期,犹太人麦克斯躲在地下室22个月了,他很想知道,外面的天气是什么个样子。 女孩莉赛尔回他:『阴天。』麦克斯不满意,要她用文字形容,她看见了什么。于是莉赛尔把太阳描述成灰色牡蛎里的珍珠,躲在云的后面。(著作里的莉赛尔则把晴天描绘成『蓝色的,麦克斯,有一朵好长好长的云,像是一条一直延伸的绳子,在绳子的尾端,太阳像是一个金黄色的大洞…』)
没文艺,何来的文采?张爱玲因爬满虱子的华美袍子,而风韵犹存。除掉袍子,我们想象不到张爱玲。麦克斯很满足了,因为他看到了天气。至于那些看不下去的文字,就留给自诩的评论人及知识分子吧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