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记载的真心话


游记这一种文体向来都有一定的票房保证,如果你写得有Bill Bryson那么红,那么写其他文体,如语文或科学,说不定粉丝也有兴趣阅读。畅销的游记有一个共同点,除了道出旅者的感受与见识之外,文笔必须轻松幽默,博学了要懂得嘲谑,而不是写一本正经八百的旅游指南。

但是,许多游记作者不喜欢他的专业只是写“一种文体”,所以我们现在称这种旅游记载为“旅游文学”,表示除了记载实地状况和发表感想之外,它也有文学价值,足以千古流芳。不过我想Bill Bryson不在乎他的书摆在书店的“文学”架上或“旅游”架上,最好每一个书架都摆几本吧。

游记或旅游文学有几种,有的纯粹为了记载旅者的难忘经验,因为他的旅程已经足以震撼读者,所以文字平铺直叙就是,文学不文学不在他考虑之内。读过余纯顺的《孤身徒步走西藏》,走到佩刀出鞘打野牦牛吃,遭人用自制土枪暗杀未遂,结果倒在罗布泊热到断气。写游记写到殉难,即使不为文学流芳百世,也“魂系大漠留英名”了。

另一种游记则有历史研究价值。13世纪的元代人周达观到真蜡一游,做了详尽的记载,书名为《真蜡风土记》。这本书描绘吴哥窟的文化风俗和居民的生活,并记载了真蜡的物产、飞禽走兽等等,成为研究柬埔寨的重要资料。我在暹粒买了英译本,爱不释手,怎知被一个柬埔寨人偷走了,看来柬埔寨人亦珍惜其难得的资料。后来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看到发黄的中文本,可惜售价太高,唯有舍弃。

还有一种具心灵辅导功能的游记,它选择的旅游地点除了浪漫还是浪漫,Peter Mayle就属于这一类型作者。著作《A Year In Provence》满足了读者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浪漫遐想,让家务缠身的家庭主妇翻开书页,可享受香醇的Côtes-du-Rhône,让一辈子储不够钱的上班族,学会辨别刻画在建筑和装饰品上的fleur-de-lis,如此增加个人生活品味。文学与否,我想Peter Mayle已经很满意他的著作销量。

当然,有一种游记不用Bill Bryson的博学和幽默,也不用余纯顺的粉身碎骨,更不用周达观的明察秋毫,连Peter Mayle的品味保证(他还真写了本《Acquired Tastes》)也省下。只要图片精美,修辞华丽,若加上几页作者个人的插画更佳,画些法国面包、山脚下的一张椅子,或爱情海边的希腊建筑,接着,封底或靳口来一张作者背包客的造型照,一样可以卖得很好。


有鉴于此,文学与不文学之间,份量与销量说的才是真心话。

(本文刊登于25/11/2011《东方日报》龙门阵)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编辑和穷诗人谈社会主义

一半一半 ,俊男续篇